脑为元神之府与心主神志-脑为元神之腑

心脏和大脑是相通的,心脑相通

喜怒哀乐是心的感受,心主神,心痛,心碎,开心,疼的是心,也伤脑,遇到难事烦心的事,会说头痛,伤脑筋.

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

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

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1、 不会一看到神志方面的疾病就把病位完全局限在脑。很多躁狂症,西医始终在脑器官的功能上转来转去,找不到真实的病因,也没找到好的治疗方法,中医用承气汤一通大便,病就好了。说明了什么?说明病位不在脑器官。单《伤寒论》中提示的神志方面的疾病病位不在脑部的就有下焦蓄血、热入血室等等。只要能影响到五行中“火”这一行,就都有可能导致神志方面的疾病。

2、 不会一看到脑部疾病就考虑哪些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就不可能对脑部疾病有效等等。脑的大部分功能属于中医的心脏,中药中归于心经的药物都可以作用到脑。脑为髓之海,脑实质需要肾精的滋养,肾属水,在人体的下部,靠心火的引导才能上达脑部。所以,脑萎缩、脑肿瘤等疾病,应该从中医的心肾两脏找病因。    很多人对五脏学说的这种归纳方法不适应,有的是不理解,认为这是因为古代科技不发达导致的错误认识,所以,当西医的解剖学发展起来以后,就希望把这些功能还原到各个器官中去,这中间就包括前文提到的著名中医王清任。但是这些做法不仅没有使中医科学化,而且使中医在解决具体临床问题上失去了很多优势。    中医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认识疾病的理论、治法到方剂 、选药各个步骤都是一脉相承的系统理论,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改了,其他的环节就无法对应起来。

心脏比喻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四)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悬灸炉艾灸可以改善失眠吗?

你好

你问的心脏比喻什么

心 、生理功能:

1.1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具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心主血脉的条件:心的阳气充沛(心为阳脏主阳气)、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行血、生血。

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心主神明。

心主神志的(医学)含义: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神的物质基础:精气。形 ? 神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①任物作用:接受、处理、反映信息。(意识、思维、情志。)

②主宰作用:五脏六腑之大主。

2。中医学的神志学说

① 心主神明说:心为生之本、神之舍。

② 脑主神明说:脑为元神之府(精神之府),精细明察,审视判断。脑为生命主宰,脑不可伤。脑为思维器官,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

③ 五脏藏神说:五神为神、魂、魄、意、志的统称,为五脏所藏。故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3.心的生理特性

① 心为阳脏主阳气,心主君火,君火居上,主宰全身。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② 心与夏季相通应,心与夏同属五行之火,气化相通。

4.心包络:心脏外的包膜,作用于保护心脏,代心受邪。

这样的总结,心脏用一个国家比喻,可以说是相当于中央人大。

到底是心主神志,还是脑主神志?

艾灸治失眠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手法以及治疗手法,若是失眠了,不妨让中医帮你针灸几个穴位。这样又有利于健康还能治疗疾病,一举多得的事情。

1、百会穴

百会为督脉经穴,位居人体头部正中最高点,乃诸阳之会,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而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名医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故“心主神志”。

2、神门穴

神门穴是心经的穴位,常用在治疗失眠、惊悸、心脏动悸等症状。对心脏方面,情志方面,情绪不稳的,像动辄生气,还有心神不守的,都可以灸神门,神门可以心定下来。百会和神门搭配可以治疗各种失眠症状,包括重度失眠。

3、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启闭开窍。艾灸涌泉穴可以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症等。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失眠的时候,就可以针灸以上几个穴位来帮助睡眠。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到底因为什么失眠我们要搞清楚了。

失眠是什么原因

1、生活压力太大

郁闷日子压力的增大,如今而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不得不愈加卖命,他们由于家庭担负轻、应付、娱乐、加班这些无法的表象变成年轻人的家常便饭,也让睡觉时刻一减再减,一朝一夕变成失眠一族。

2、透支睡觉

睡觉的时刻应当是有规则可循的,而很多年轻人都是在一夜乃至几夜通宵后在挑选一个时刻长睡一次。虽然是各种缘由致使的黑夜睡觉无规则,所以白日张狂睡觉,以补偿前几天睡觉的缺乏。并且,黑夜作业白日睡觉逐渐成了一种习尚,这些思维都是失眠的根源地点。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致使失眠最常见,很多心思应激,如人际关系抵触或心思内心抵触;日子中发生严重改动(婚姻、生育);作业繁重或作业面对严重改变;俄然发生十分绝望和十分惧怕的事件。有种称“周日失眠”患者,因忧虑第二天需上班作业压力大而呈现预期性焦虑致失眠。有必要批注的是,不管是正面或负面;有影响或俄然失掉应激均会致使失眠。

失眠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艾灸来解决,食物也是解决失眠很好的方法。除了我们都知道的牛奶助睡眠,还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睡眠呢?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内容

脑主神志,虽然我们都说?心理学?,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意识、认知等都是大脑机能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产物

经过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心脏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主要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确保我们的血液能够在体内正常流动,输送氧气及各类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垃圾,使人体细胞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

大脑才是我们的神经器官,拥有思维,能够控制我们的人体活动,有各种神经中枢控制我们不同的神志活动。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心脏出现问题了,我们可以换个心脏,因为它仅仅是一个供血的器官,并不是人体的?神志?来源。但是如果我们的大脑神经受到了损伤了,那么就没有办法再换一个脑袋了。要知道控制一个人的神志的,就是大脑,如果换了一个大脑,那么这个人的神志就不是他自己的了。

当然,目前也没有这样的技术手段。

而且我们的现代生理研究已经表明,大脑中,不同的皮层及区块,都有对应不同的神经中枢系统及功能,如果某个功能受到损伤,就会失去对应的能力。?神志不清?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大脑皮层受到损伤所导致的。

在影视剧中,也会出现某些人因为大脑受到损伤,出现淤血压迫神经而导致病人没有意识的,这不仅仅是影视剧的剧情,而是源于生活的生理知识。

所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头部,保护好我们的大脑,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意识、神经功能的完整,毕竟,一旦受到损伤,基本上都是不可逆,无法治疗的。

像在工地施工的人员,就需要佩戴安全头盔才能进入工地。像骑摩托车的驾驶员,也要佩戴好安全头盔,这样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才能够让头部少受损伤。

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

中医学指导思想

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藏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即脏腑。

五脏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二,其一是化生储藏精气;其二为藏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1)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2)肺的生理功能: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又因肺叶娇嫩易被邪侵,又称“娇脏”。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肺朝百脉,主治节。

(3)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其精微物质,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主统血,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是指运行于脉内。

(4)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主藏血,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肾藏有“先天之精”被称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对精气有封藏作用,主生长生殖对组织有着滋养濡润和温煦推动作用。肾主水维持体内津液代谢。肾主纳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六腑的生理功能: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胆:储藏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主决断,具有对事物判断决定的机能,又属奇恒之腑。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故又称:小肠主液。

大肠: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故又称:大肠主津。

膀胱:主要功能为储尿和排尿。

三焦:有“孤府”之称,主持运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水液运行的通路。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中空,似六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功能似脏,“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其中脑为元神之府。

六*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六* 性质及致病特点

共同特点 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邪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主痛 3.寒性收引

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湿邪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火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 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发肿疡

疫疠邪 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中药斗谱的编排原则

原则1:常用药物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操作。如黄芪、党参与甘草。

原则2:按饮片质地轻重排序。质地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应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前者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后者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质地松泡旦用量较大的药物,多放在斗架最低层的大药斗内,如芦根与茅根。

原则3:按饮片药用部位或功效排列。

原则4:将同一处方中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如麻黄、桂枝;酸枣仁、远志。

医学、本草典籍

典籍 成就

《黄帝内经》 又称《内经》。是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也是中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两部分。

《温疫论》 明·吴又可撰于公元1642年,本书为中医史上第一部论温疫的专著,在温病温疫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方面突破了《伤寒论》的原有框架,创立了辨治温疫温病的新理论,对后世温病医家有很大启发和影响。

《神农本草经》 本书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影响,为我国医药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重修政和本草》。全书30卷该书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影印,广为流传。

毒性中药的用量

名称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砒石(红砒,)* 内服0.002~0.004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散、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毒性大,用时宜慎;不宜与水银同用;体虚及孕妇忌服

斑蝥 内服,0.03~0.06g,多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生马钱子 内服,0.3~0.6g,炮制后入丸散 不宜生用;不宜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蟾酥 0.015~0.03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孕妇慎用

中成药贮藏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常见剂型:

剂型 因素 常见剂型

虫蛀 虫蛀与原料药的性质及在生产、运输、贮存中受到污染等因素有关,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环境就会发生。 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等

霉变 易霉变的常见剂型有蜜丸、膏滋、片剂等

酸败 易发生酸败的剂型有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等

挥发 是指在高温下中成药所含挥发油或乙醇的散失。 芳香水剂、酊剂等

沉淀 是液体制剂的一种常见变质现象。中成药的液体制剂,在温度和pH的影响下易发生沉淀。 药酒、口服液、针剂等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传统养护技术

方法 分类及药材实例

除湿养护 通风法

吸湿防潮法

密闭(密封)养护法 容器密封贮藏法

罩帐密封贮藏法

库房密封贮藏法

低温养护法 一般蛀虫在环境温度8℃ - lO℃停止活动,在-4℃~-8℃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 4℃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使害虫致。采用低温(2℃~lO℃)贮存饮片,就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有些贵重中药也多采用低温养护。

高温养护法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于40℃,蛀虫就停止发育、繁殖,当湿度高于50℃时,蛀虫将在短时间内亡。但必须注意的是,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时温度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饮片的质量。

对抗贮存法 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止虫蛀、霉变的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物,如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还可采用与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密封同贮,如山苍子油、花椒、樟脑、大蒜、白酒等。

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藏神。

藏神。心在五脏中占首要地位,是人体活动的中心,位于胸中,有心包络裹护于外。它的主要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

从现代医学生理观点来看,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所主宰。我国古代对脑的看法,如《内经》认为脑是“精明之府”。李时珍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特别强调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

心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统帅,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已既能对外界事物进行藏精气而不泄,传化物而不藏反映,以产生精神括动,又能对体内脏器起统帅、调节作用,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但脑的功能也必须依桢心血的濡养,才能发挥其功能,也就是说精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血是心所主。可见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精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

一、认知,我们通过试听等一些感觉途径对于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软硬、温度、形态形成的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感觉和知觉。我们注意心理活动指向集中的某一个对象上面,另外感知在注意到事物以后又在大脑当中保存起来,这就是一个记忆。

有了记忆、逻辑和经验,然后对还这种感知材料和积累的经验在头脑中加工、分析、概括、综合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通过推断、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这就成了思维。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个精神活动,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借助于语言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是情感。人作为主体的认识客观事物,实话绝对不是没有态度的,而是产生了各种感觉、主观体验。这种主观态度的心理就叫情绪或者情感。

三、就是意识,人是有意识的反作用于这个现实的活动当中。所谓意识就是我们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而进行这种活动过程产生的一个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