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元神之府是谁提出来的-第一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脑是元神之府,也叫髓海、头髓。
如下:
脑(英:brain,拉:encephalon)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
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其中人脑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极其完善的物质。
它是思维的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人脑可分为6个部分——(即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其中端脑和间脑又合称为前脑,脑桥和延髓又合称为后脑。)端脑,指大脑两半球;延脑或称延髓。
中脑、脑桥与延髓组成脑干,其间有神经细胞团与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网状结构。人脑是从低等动物的原始神经组织经过长期的演化历程发展而来的。人脑达到高度的发展,主要在于大脑两半球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
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颅腔容量的限制而出现沟、回,并逐渐增加其数目。大脑两半球主要由灰质表层、白质和皮下神经节,即大脑皮质、神经纤维髓质和基底神经节组成。
由联合神经纤维(主要是胼胝体)联结在一起的大脑两半球划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与岛叶,而且它们各有一定的机能分工。
元神之府指的是什么
不知道。
古人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是胆,“胆量”,是脾,“脾气”等等。
18世纪中叶,瑞士人冯·哈勒(1708—1777)科学地说明,思维的器官是脑。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发现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元神之府是指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头顶正中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百会穴”。中医学认为,元神之府是人体的精神中枢,与大脑皮层密切相关,是掌控人体神志活动的重要部位。元神之府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精神状态、免疫系统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中医疗法中,针灸、按摩、艾灸等方法可以刺激元神之府,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一些冥想、瑜伽等修行方法也会通过调节元神之府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身体健康。
神庭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四)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元神之府”指的是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神庭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神庭穴的定位 10 神庭穴的取法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神庭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庭 1 拼音
shén tíng
2 英文参考Shéntíng GV2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4 神庭穴的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6 穴名解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异性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前头[4]
9 神庭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6]。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9]。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可灸[1][6][10]。
艾条灸5~10分钟[2]。
15 神庭穴的配伍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6]。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6]。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呕吐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是什么?
该词组意思指的是脑。
脑为髓海,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所以被称为“元神之府”。
元神是道家术语,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等,是人神志活动的原动力。
在中医理论中,脑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所以有“脑为髓海”之说。同时,脑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被称为“元神之府”。
一、病因病机
血管性痴呆是西医学的病名,在中医学中尚无相同的病名。“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痴呆”、“呆痴”命名。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称之为“呆病”。中医对痴呆的论述散见于“善忘”、“呆病”、“痴证”、“类中”、“郁证”等病。
明代以前对痴呆病尚缺乏明确的统一认识,各医家在论著中大多将其精神、意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临床症状及证治,分别归属于癫、狂、痫、郁、健忘、脏躁等精神情志病范畴,未明确该病的特征性,亦未有痴呆病门专论。
明代张景岳首次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立“癫狂痴呆”篇,并详细论述了痴呆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治疗及预后,其曰:“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异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变,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将痴呆病与癫、狂等病症明确地区别开来。又明代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风木太过,未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即对该病的病位、病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论述。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辨证录呆病门》中称痴呆为呆病,对该病论述甚详。关于病因,《辨证录呆病门》说:“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木制土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石室秘录卷六》云:“呆病,……虽有崇想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痰势最盛,呆气最深”。关于症状,《石室秘录卷六》载:“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而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完,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无语而神游,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与之食则厌薄而不吞,不与食则吞炭而若快”。“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则不受,与之类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则反喜”。关于治疗,陈氏在《辨证录呆病门》中提出:“开郁逐痰,健胃通气,则心地光明,呆景尽散也”。《石室秘录》还明确指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其创立的洗心汤、转呆汤、还神至圣汤等,至今仍为广大医家所推崇。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并提出了本病的饮食禁忌:“神呆脉沉,语言不甚明了……深戒酒肉厚味”。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从而对呆病的病因病位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综古代医家所论,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年老脏腑渐衰、精血亏虚、气滞血瘀、痰阻清窍、气血逆乱、七情不畅、营卫不上荣于脑所致。脑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等五脏、气血、精髓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最终导致脑络瘀阻,脑府与诸脏腑之气不能顺接,脑失所养而渐至痴呆。
尽管多种原因可致痴呆,但其最终发病机制为二:一是大脑失养,一为脑络瘀阻,此二者为导致痴呆的直接因素。
二、辨证用药
本病共同的证候特点均表现为渐进加重的善忘前事、呆傻愚笨、性情改变3个方面。另据兼证的不同,临床可分以下六型辨证施治:
(一)肾精亏损
[辨证要点]智能减退,表情呆板,反应迟钝,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懈怠思卧,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弱。或伴有肾阴虚者,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欲饮,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肾阳虚者,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自汗,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等。
[治法]滋补肝肾,添髓健脑。
[方药]七福饮加减:人参、当归、炒白术、远志、酸枣仁、石菖蒲各10g,熟地30g,鹿角胶、龟板胶各15g(烊化),炙甘草6g。
方中重用熟地、当归补肾养血;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化生气血,用以强壮后天之本;远志、炒枣仁养心安神,补益心气;石菖蒲宣窍化痰;鹿角胶、龟板胶益精补血。共奏补肾填髓、养心益脑之效。
偏肾阴虚者,用左归丸加减。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饮加减。若两颧嫩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者,熟地黄改为生地黄30g,加黄柏、知母各12g,以清热泄火。若少寐多梦,夜卧不宁,加夜交藤、酸枣仁各30g,以养心安神。病久可将本方制成蜜丸久服。
(二)心脾两虚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喃喃独语,疲倦无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气怯声低,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益脑。
[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远志、石菖蒲、阿胶各10g,黄芪30g,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各15g,炙甘草、木香各6g,生姜3g,大枣5枚。
方中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补气生血;当归、阿胶补血养血;酸枣仁、茯苓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石菖蒲化痰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
随证加减:兼有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熟地、山药各15g,以补肾益精;兼血瘀,肌肤甲错,舌暗脉涩者,加丹参30g、川芎12g,以活血化瘀;若不思饮食,舌苔黄厚腻,为脾虚生痰,郁久化热,先用黄连温胆汤,痰热去除后再用补益之剂。
(三)痰浊阻窍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精神抑郁,静而多喜,或默默无语,独坐向隅,呆若木鸡,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口多涎沫,或伴有肢体困重,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多寐甚至嗜睡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沉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浊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人参、白术、半夏、陈皮、茯神、神曲各10g,制附子6g,酸枣仁、石菖蒲各15g,炙甘草5g。
方中人参、炒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培补中气;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石菖蒲健脾化痰开窍;附子协参草以助阳化气,正气健忘则痰浊可除;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神曲和胃。
若痰热明显,舌苔黄腻者,可用温胆汤,或用星蒌承气汤加减;伴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可加用生大黄5g,全瓜蒌15g,枳实、芒硝各10g;神思迷茫,表情呆钝,言语错乱者,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重用石菖蒲、郁金、远志各15~20g,化痰醒神;不寐易惊,烦躁不宁者,可用黄连温胆汤合白金丸(白矾、郁金);证属实热顽痰者,用礞石滚痰丸豁痰开窍;疾病恢复期,可长期用香砂六君子丸和二陈丸,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而治本。
(四)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神情淡漠,反应痴呆,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马虎,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胸胁胀痛,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伴有饮食减少,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化痰。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涤痰汤加减:柴胡、陈皮、川芎、郁金、当归、枳壳、芍药、半夏、茯苓、竹茹各10g,石菖蒲15g等。
本方由四逆散加川芎、陈皮而成。方中的柴胡、枳壳、陈皮、郁金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川芎、当归、芍药活血定痛,柔肝缓急;半夏、茯苓、竹茹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
嗳气频作,胸脘痞满不畅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平肝降逆;伴食滞腹胀,消化不良者,可加焦三仙、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化滞;胸胁胀满,脉弦涩者,可加佛手、红花、桃仁等以理气活血通络;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症见头晕头痛,口干口苦,耳鸣,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滑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泻肝火。
(五)肝阳上亢
[辨证要点]智力下降,判断错乱,头痛眩晕,性情急躁,焦虑不安,心烦不寐,面部潮红,目干涩或目胀,口干口苦,咽干,或伴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眼歪斜,筋惕肉跳,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醒神开窍。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钩藤、黄芩、栀子、龟甲、石决明、川牛膝、茯神、杜仲、桑寄生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夜交藤、玄参各15g。
方中用生龙骨、生牡蛎镇肝潜阳,并配钩藤、天麻、黄芩、栀子、石决明以熄风清热;用玄参、龟板滋养肝肾之阴;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茯神、夜交藤安神。
寐多梦差者,可加合欢皮、酸枣仁各15g;语言不利者,可加菖蒲、郁金各10g;伴有口眼歪斜,可合用牵正散;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者,去玄参、夜交藤、龟甲,酌加地龙、水蛭、红花、桃仁各10g,以活血通络;大便秘结不通者,可加用生大黄、芒硝、虎杖、枳实各10g,以泻热通便。
(六)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甚则失语,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怪异,令其张口则脱衣,令其站起则伸舌等,或见意识模糊,或伴有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局部刺痛,固定不移,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面色晦暗等,舌质暗红,或边有瘀斑,舌下脉络紫滞,脉细涩或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麝香0.1(分冲),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当归、郁金各g10g,石菖蒲、白芥子各12g,葱白5根,生姜3片,大枣4枚。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川芎活血化瘀通络;葱白、生姜合石菖蒲、郁金可以通阳宣窍;白芥子化痰。若配丸药当用麝香,以加强活血通窍之力。
若久病气虚,可加补气类药物如黄芪20g,党参、白术各10g;伴有血虚征象者,可加阿胶珠、当归、熟地各10g;言语不清或意识模糊者,重用石菖蒲、郁金各20g,加远志10g;若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者,可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通络;乱梦纷纭,心悸易惊者,可酌加远志、合欢皮、酸枣仁各10g,以宁心定志;瘀血已久,化热见呕逆者,可合橘皮竹茹汤加减以降逆止呕;肾虚遗尿者,可加淮山药、益智仁、桑螵蛸各10g,或服用缩泉丸。
以上所述脑血管性痴呆的辨证分型及治法用方,是以中国古典医籍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归纳而成的大致规范,临床实际情况肯定更为复杂,可两者并见,亦可三证并见,或所见症状超出以上范畴。如肝阳上亢可挟痰浊内阻,或兼见瘀血阻滞症状。总之,痴呆多为顽难之证,病理特点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其治更非朝夕所能奏效,对具体病人要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变通,切勿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临证当遵循“有是证则用是药”即可。
三、针刺治疗
目前血管性痴呆没有肯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探索非药物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针灸疗法因其激发经气、调理髓海、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开窍醒神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一)体针
1.醒神开窍针法百会、四神聪、双太阳、上印堂、神庭、风池,每次选择两对穴位接电针。随证配穴:可选用脑户、神门、内关、大钟、足三里、三阴交、通里、太冲、太溪、肾俞、脾俞、中脘、丰隆等穴位,留针30min,每日一次。
2.化浊益智针法中脘、丰隆、内关用捻转泻法,涌泉、人迎、风池用捻转补法。施术3min,留针20min,每日一次。
上述两种针法为常用的针刺方法,辨证选用,15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d。
(二)头针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按国际标准头针穴选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3线(双侧)、颞前线、颞后线,颞前线及颞后线均双侧取穴。进针时针尖与头皮呈15°~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与头皮平行,沿刺激线再刺入2~3cm。留针30min,每日一次。可配合体针运用。
(三)耳针
取穴:神门、皮质下、肾、脑、枕等穴,每日一次,每次2~3穴,20次为一疗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